易志荣,男,78岁,岳阳县荣家湾镇枫桥村人,小学文化,农民,个体养殖专业户。他一生乐善好施,是助人为乐的典型。
改革开放后,易志荣在城关开了一个“月西旅社”。当时,岳阳县城搬迁荣家湾,没有招待所,只有一个国营旅馆。机关单位开会时,同标准的房间,他的旅社住宿费,一律比国营旅社减一半,既缓解了有关单位当时的资金紧缺,又搞好了会议的服务接待工作。
1985年,当时的广播局资金特别紧张,电台无钱发稿费,机关内的土路无钱修理、硬化。老易知道情况后,便资助一万元给电台发稿费,后又支援近万元帮助修通了从门口到广播大楼的一条长200多米的水泥路。后来易志荣自己组建了一个城关基建队,又资助县委8万多元,修了一个体育广场、球场和射击场。被湖南省体委、省农业厅等单位授予他“全省农村体育工作积极分子”,后来,又被中国农村体育协会授予他“全国农村体育工作者积极分子”,并在获奖证书上赞扬他:“在促进全国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和丰富农村文化体育生活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1995年,他的基建队在君山基建,为修建“洞庭庙”他捐款一万元。为我市的古文物建设,为岳阳的旅游事业,作出了贡献!
1995年,救灾捐款5000元,县政府授予他“赈灾义举,一片爱心”的奖牌,同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在长沙视察,邀请赈灾爱心人士赴长沙开会,老易因特殊情况未见到主席大人,主席还特派人邮寄了一张与其他爱心人士的珍贵合影给易老;
他学习雷锋,助人为乐,助残敬老,救助孤寡老人。他给卧床不起的病人送礼、送食物。他自己买砖用车送给2个贫困户,为他们修缮破烂住房。他共资助五保户、贫困户及孤寡老人60多户,合计资金约6000多元。姜东炎是转业军人,得了癌症,无钱治疗。老易知道后,便把他送去长沙湘雅医院治疗,少了钱,又资助3000元,还出面请教授给他治病。姜东炎感动得流泪。
他平时,总是助人为乐,在关键时刻帮助别人。有时发现别人的板车在上坡时拖不上去,他连忙跑上帮助推;看到街上有垃圾、杂物,就去义务打扫。在别人遇到意外事故时,他总是不顾危险挺身而出。有一天中午,他在犁田回家时,在港边上看到有小朋友喊:有小孩掉下水去了。他快步跑去,不顾自己不识水性,跳下水去摸人,花了几分钟才摸到把小孩救上来,接着又做人工呼吸,才把他救活过来。小孩的父母把他当作儿子的救命恩人,无比感激。后来,他碰到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掉在深水里,周围没有任何人,老易迅速跑过去,不顾危险,跳到深水里,硬是把他及时救上来了,这个少年长大后,一直把他当恩人。
为了支持县城建设,在拆迁自己的住房、猪栏及赔偿耕田里青苗费等资金补助方面,他从不与政府拆迁部门讨价还价,总是带头拆迁。比起其他的户来,他给政府让利达十多万元。为本村的拆迁户树立了榜样,为县城建设作出了贡献,2015年9月份,老易在县一中后面的水港旁,发现一个女青年一个人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怕发生意外,连忙跑过去问她:原来她是不想读书了,想要出外打工。老易反复做她的工作,并向她说明:现在不管做什么都要有文化,要她安心学习。他送她回到了县一中,还从身上拿出了100元给她买学习用品,并说:如果以后还有什么困难,可以支持她。从此,这个女青年在老师和他的帮助下,开始安心学习了。今年上期,这个姓刘的女青年,还专门找到老易家里,向他送来感谢信,表示一定好好学习,明年她考上大学后,还要请他喝喜酒。
2015年春节前夕,他赠送一条自己养的价值2000多元的肥猪,给驻县的解放军指战员过年。他说:我有爱国心,现在日本想侵占我们的钓鱼岛,要靠解放军去保卫,所以要来慰劳你们。他的行动,受到了县武装领导和解放军指战员的高度赞扬。2017年端午节,他把自己养的三头大肥猪宰杀了,送给枫桥社区的所在年满70岁的老人,人手一份,爱心满满!
2011年岳阳县文明办授予他“十佳文明市民”光荣称号;2011年6月,毛田山洪爆发,引起泥石流灾害,他在村里带头捐款800元,进行救灾;2013年,新墙镇敬老院授予“爱心大使”;2013年,全国人大会议中心授予他,时代楷模第九届“爱心中国十大杰出人物”奖章,还受到了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的亲切接见;2013年,岳阳县文明委授予易志荣“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这就是易志荣老人,一个只读了小学四册书,却把岳阳人“先忧后乐”的伟大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的老好人,以帮助人不论事大事小,以助人为乐为宗旨的“活雷锋”,我们时时刻刻都以他老人家为榜样!景仰这位好老人!(岳阳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