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民道德建设

不幸之家有她才幸福

来源: 编辑:hunyy_zhangzq 字数:1476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在用足迹书写着自己的生命轨迹。她没有华丽的外表,有的只是朴实无华、无私奉献的满腔热情;她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亲力亲为;她没有任何怨言,有的只是对老人饮食起居,浆衣洗裳,精心照料和病痛期间的呵护备至。

  她叫孙月英,女,今年68岁,北街社区三组一名普通居民。她的家庭特别不幸:大女儿在41岁的时候,因伤寒、风湿导致不能行走,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导致夫妻离异,她一个人带女儿靠政府低保艰难度日;小儿子在30岁的时候,全家省吃俭用,甚至借债5万元为其成家,但新婚2个月后,妻子离家出走,沓无音讯,至今一个人只身在外打工;丈夫从小患青光眼,致使行动不便,到目前为止,左眼已经失明;更为不幸的是82年孙月英在华容冰棒厂做小工时,在三楼担红砖时,因脚手架垮塌,从三楼摔至一楼,造成右脚粉碎性骨折,不能直立行走,被评定为二级残疾,彻底丧失了劳动能力。即使如此,孙月英也乐观地面对生活,坚强地面对人生,继续挑起家庭重担。

  孙月英的丈夫有一个哥哥叫刘克进,是一个五保对象。1930年出生,又聋又哑,双目失明,无儿、无女、无妻室、无房屋。孙月英腾出自己的一间住房在1971年主动把刘克进接到自己家居住,并负担其穿衣吃饭。2009年,孙月英小儿子结婚,为了照顾自己的家庭,让儿子布置新房不让老人居无定所,孙月英又在外为老人租了一间房屋居住,并为老人送吃送喝,浆衣洗被,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起居。

  2015年,老人因病在血防医防住院一个月,孙月英忙前忙后,细致入微地安置照顾,2016年因旧病复发(脑积水、及脑梗塞)又在人民医院住院治疗43天。早晨孙月英为老人洗脸洗口,中午为老人送饭送菜,下午又为老人洗澡、换衣服,医院的医生、护士了解他们之间的家庭关系后,都十分感动,并对孙月英由衷地敬佩,主动为其提供方便减轻她的医护困难。

  2016年下半年,老人彻底卧床不起,又第三次住进人民医院治疗一个月,孙月英拖着自己病痛的身躯护理老人,为老人端屎倒尿,每天为老人清洗身子,即使社区要求请一个义工帮忙照顾老人,也被她婉言谢绝。

  2017年3月,老人在享受87岁高寿后与世长辞,老人去世后,孙月英为老人洗净身子,穿上寿衣、寿鞋,并且主动联系社区,没讲任何排场,没举行任何仪式直接把老人尸体送到了南山火化场,为了让老人魂有所依,又在自己家族墓地花费12000元为老人购一处墓地,并与自己的儿子、女儿、丈夫一起将老人的骨灰长眠安葬于此,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照顾老人、孝敬老人、让老人幸福、让老人快乐。

  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去居民小区孙月英家调查,走访她的事迹的时候,周围的街坊邻居、左邻右舍对孙月英赞不绝口,纷纷竖起大拇指夸奖她,并且一致要求我们将她的事迹进行推介,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申报。

  确实,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在连续47年的时间里,不离不弃地照顾一个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残疾孤寡老人,在医疗上、饮食上、衣着上、住所上、卫生上给予了老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照顾,如果换作我们普通人来做这件事,难上加难。

  这位普通的孙月英老人,付出了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真情,她用她那颗善良的心温暖着五保户老人,谁能算得清她几十年来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多少的汗水,正是像她这样的一些勤劳、善良、纯朴的人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孝老爱亲,用她们的一言一行感染着自己的亲人、周围的邻里和我们所有的人,用她自己平凡的人生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诠释着中华民族至善至美的道德理念——敬老爱亲。(岳阳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