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一次又一次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表述上看,由过去的“倡导”变为如今的“大力推动”,说明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同时也说明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纸质书与电子书并驾齐驱,读书与听书相得益彰,这已经成为新时期全民阅读的新特点。据第13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公众人均每天阅读纸质出版物45.53分钟,而手机阅读时长则为62.21分钟,后者同比增长28.39分钟,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全民阅读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方面离不开对成年公民阅读的引导,另一方面,又要着力培养爱好阅读的新一代。因为今天的儿童,就是明天成年人,培养新一代的阅读习惯,全民阅读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一张白纸可以描绘最美的图画。儿童就是一张白纸,他们天真无邪,最容易接受阅读的引导。虽然不少儿童因为各种原因在阅读上还存在应付心理,但如果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的点赞功能,这个问题也很容易得到解决。
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的孩子所在的学校开展“21天爱上阅读”活动。作为家长,在活动启动的当天在朋友圈签到,并与孩子约定一起参加。这样,他们每天坚持阅读,并在学校微信读书平台上“打卡”,分享阅读感受。21天过去了,孩子也初步养成了阅读的习惯,现在,阅读活动继续进行着,效果令人非常满意。
同样是读书,为什么这样的活动能有如此吸引力呢?原来都是点赞的功劳。过去引导儿童阅读,都是一本书、一支笔再加上一个笔记本,他们把读书的感受写下来,交老师检查。这样,读得好不好,全凭老师说了算,其他的小伙伴一般无法参与进来,更不用说亲戚朋友了。现在就不同了。同样是读书,同样是一支笔再加上一个笔记本,但读书时拍下照片,写的读书感受也拍成照片,手指轻轻一点,立马发到朋友圈中。结果呢?几秒钟后又有了反应。老师、亲戚朋友,还有一起参加活动的小伙伴都会点赞。看到这么多人关注自己读书,看到自己的读书感受得到别人的肯定,哪位儿童不喜形于色,不努力去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呢?
看来,新时期就应有新办法。利用朋友圈点赞功能,不仅儿童爱上了阅读,家长也跟着一起爱上了阅读。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虽然手机已经很普遍了,但并不是说,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长都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孩子读书。好在全民阅读已经成为大家的共同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项新举措一定会全面铺开,一定能够惠及到更多的家庭,让更多人爱上阅读。 (方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