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处,不待扬鞭自奋蹄。凝眸广袤的湘北大地,一幅山水秀、生态美、产业兴、村民富、乡风淳的农村振兴水彩画,铺陈在我们面前。
农村振兴不振兴,要看乡风文明不文明。曾几何时,四个“不起”口头语在乡间广为流传:墓园墓地贵“买不起”、豪华丧葬花销多“死不起”、人情礼金重“还不起”、孝道式微“老不起”。其背后折射出农村陈规陋习的严重、社会不良风气的蔓延。群众家庭负担的加重,广大干部群众呼唤党委政府出台相关的措施,减少“丧葬负担”“人情负担”,热望推进殡葬改革,抵制歪风、弘扬正气,让淳朴的乡风民风,像童话一样纯洁劲吹。
树立“丧事简办”之风。人归去,适当举行祭奠无可厚非,但大操大办,不仅让死者不安、生者生烦,更与现代文明相去甚远。把提倡“厚养薄葬”丧事简办,讲文明、树新风的理念融入居民生活,纳入《村规民约》中,不失为好方法。生前孝敬厚养,死后“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但严禁大摆酒席、做法事、放鞭炮、收人情。适当播放哀曲,同样可以真正把孝心化为孝行,用孝行诠释孝心。
树立“绿色殡葬”之风。不要忘记了“地球只有一个”。为保护资源、守护生态、节约土地,我们要对乱埋乱葬、建“豪华活人墓”说“不”!建立公益性公墓,倡导平地深埋不留坟头,推行火葬、树葬、草坪葬、海葬等不保留骨灰的做法,才是王道;保护生态环境,把更多的土地资源留给子孙后代,才是正道。
树立“文明祭扫”之风。清明节、中元节祭祀先祖、英烈,寄托慎终追远之情,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祭祀文化的题中之义。然而,有些不和谐的音符,扰乱静好岁月。焚纸品、燃鞭炮、放焰火、点香烛,斗富攀比。背后的封建迷信、不文明行为,却有违传统节日原本的初衷。倡导文明的祭祀活动,敬一杯清茗、献一束鲜花、栽一棵树苗,以一瓣心香献坟茔;或采用云祭扫、网络祭扫、请人代扫等方式,时尚、文明、环保、节约。此举既具有“仪式感”,又不失庄重肃穆。
满载憧憬向未来。只要党员干部带头,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人人自觉提升文明意识,摒弃陈规陋习,新时代文明新风必将吹遍岳阳山山水水,飞入寻常百姓家。(岳阳日报评论员)
一审:张诗韵
二审:张志强
三审:曾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