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获文明城市证书
2月28日,岳阳市正式捧回 “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继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华诗词之市、中国魅力城市、最值得驻华大使馆向世界推荐的中国生态旅游城市,以及中国最具幸福感和最具文化软实力之城等称号后,再添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
岳阳获“全国文明城市”
喜讯从北京传来,全市人民、社会各界欢欣鼓舞,备感骄傲。从1999年至2015年,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路上,岳阳走过了了漫长的16年。正是在城市荣誉的感召下,文明已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在喜获全国文明城市殊荣的第一时间,让我们一起用心聆听市民声音。
感慨:作为岳阳人很幸福
3月2日送孩子上学的市民段先生告诉记者,对于岳阳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他感到高兴,每一个岳阳人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岳阳人真的很努力,连小孩子都不例外。”段先生笑着说。当着记者的面,段先生的孩子现场背诵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流利而且一字不差。“都说付出总有回报,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是对岳阳最好的回报。”多年来从事食品安全监管的市药监局食安科科长方秀根说,在文明创建的道路上,岳阳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无论是“五小门店”还是窗口单位,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看到这些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得到认可,心情自然无比愉悦。“为了这块金字招牌,奋战在一线的4000多名环卫工人,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这一干就是10多年。”市环卫局办公室主任毛志坚表示,当梦想变成现实的这一刻,每一个环卫人都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作为文明创建的参与者,身在城管前沿的城管队员柳继峰在第一时间得知岳阳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后,抑制不住内心激动。他说:“能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功尽一点绵薄之力,我感觉这在我人生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岳阳跨入全国文明城市”朋友圈转发连连
这几天,只要打开微信朋友圈,占据头条的总是“岳阳跨入全国文明城市”的醒目标题,点赞的、转发的一个接一个。这是全体市民由衷的喜悦之情的真实表达。岳阳道德模范邓红梅说,“看到外地朋友一个个点赞,作为岳阳人我感觉十分幸福。”
文明人微博,网友齐留言
感想:全民创建意识形成
岳阳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对岳阳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也提振了全体市民做文明市民的积极心态。
邓红梅说,在长达10多年的文明创建过程中,广大市民的荣誉感和幸福感一步步增强,主动参与创建的市民也越来越多。作为一名志愿者,邓红梅清楚地记得,在2002年成为志愿者时,那时全市的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还相当少,但现在志愿之花开遍巴陵大地。“当年我加入志愿者的初衷,主要是作为一位母亲,想把爱传递给孩子,而现在这已成为了一种社会的行为。”邓红梅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现在要做一个公益行动,我甚至不敢在朋友圈发微信,因为加入的人太多了。“在这些年创建过程中,我感觉最大的变化,是全市的创建氛围更加浓厚了,市民的文明意识在创建过程中一步步提升。”方秀根说,这与全市上下、社会各界形成联动不无关系,“以前往往是一个或是少数几个单位、部门在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全社会创建合力。但现在在市文明办统一指导下,已形成了整体联动的局面。”
对此,毛志坚也深有同感。他认为,环卫工人锲而不舍的精神,换来了今天的环卫品质的提升,但这其中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没有市民对环卫工人劳动的认可,没有社会各界对环卫事业的支持,我们生活的城市不可能有现在的整洁美丽。”
开了20多年出租车的的哥白邦宏是岳阳首届道德模范,岳阳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让他感触最深的,同样是全社会的参与度一天比一天增强,“以前是人让车行,现在是车让行人,在潜移默化之中,无论是行人还是司机,大家的文明意识都在提高。”
感悟:创建不是一劳永逸
文明创建,让全体市民的幸福指数一步步提升,也让岳阳的美誉度不断增加。无论是市民还是外地游客,都切实感受到了每天不一样的岳阳。
邓红梅说,岳阳的农贸市场以前可以说是脏乱差,但经过整体提质改造,越来越多的农贸市场变身超市;方秀根告诉记者,通过对标查找,在五小门店中集中反映出的一大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文明餐桌行动被中央文明委推介;毛志坚表示,环卫部门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从过去的以扫地为主,变成了现在推进道路普洗的常态化,从过去的定时保洁,变成了现在的分类错时管理;而在刘继峰看来,在业主出店经营、乱停乱放与城管部门的拉锯战中,市民明显感受到秩序越来越好,尤其是车辆的乱停乱放,现在即便偶有违章停车的,占压盲道的也是非常少见。
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是对岳阳现代化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总结和肯定,更是对未来的一个引导和起航。进入全国发展的第一方阵,今后将担负起更多的引领作用。尽管市民素养、管理手段、管理机制有了大幅提升,尽管成功摘取了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但也还有缺陷和不足,况且创建不是一蹴而就,文明城市的荣誉也不可能让大家一劳永逸,因为,创建永远在路上。
方秀根认为,市民对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这给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把文明创建指标体系纳入单位考核,形成文明创建的新常态,岳阳才能将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柳继峰、白邦宏则认为,在城市文明创建过程中,大家相互间应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理解,这样社会才更加和谐。
毛志坚说,让全体市民时时处处享受创建的成果,是大家的期待。而邓红梅表示,当每个人的行动形成意识,当意识成为一种习惯,文明之花必将越开越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