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志愿服务->志愿风采

“好义工”宋友才 40年乐把公益当己任

来源:岳阳文明网 编辑:hunyy_zhangzq 字数:1319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宋爹的身影。宋爹当义工已有40个年头了!”西城办事处林角居委会的蒋支书动情的说道。蒋支书口中提到的宋爹叫宋友才,是西城办事处林角社区一名退休职工,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但一直以来宋爹都把志愿服务、无私奉献当作是一种幸福。


“做好事添福添寿,值得!”
    今年64岁的宋友才,原籍湖南南县,1973年10月迁入林角分场一队,从事农业生产。因为会做事又吃得苦,他先后借用到林角分场搞基建维修、领头创办林角分场预制场、与人合伙在挂口变电站经营预制构件厂,而后他又转到花木公司从事木材加工。宋友才在小微企业打拼几十年,始终没赚到钱,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宁可亏自己也不愿亏别人,大家都说他是老义工。1993年,林角分场硬化主干道,宋友才辛辛苦苦干了2个月没有要求一分钱报酬。老伴催他去向场里说说,但老宋反而安慰老伴:“分场搞这么大的建设,我做两个月义工也是应该的啊。再说修桥铺路,添福添寿,很值得!”。1996年,林角分场六队原负责抽水的同志突然辞职不干了。身强力壮者没水用可以自己挑,但孤老病残者怎么办?于是,宋友才自告奋勇揽下了抽水的活。一干就是一年多,最后结账,不光是没赚到钱,自己还垫付了4300元的电费。别人笑老宋就喜欢捡时背,老宋把手一摊笑了笑:“这好事总得要人做啊!”


高速工地上的“不速之客”
    2013年元旦,正午时分,岳常高速林角段工地上,十几个外地民工正蹲在路边吃饭。宋友才提着满满一篮子东西向他们走来。民工们以为是来问路的,连忙说:“老人家,您找错了,我们是外地来的民工”。老宋笑着说:“我要找的就是你们这些外籍民工。逢年过节的,你们都回不了家,还在帮我们搞建设。我老了,帮不上忙,就拿点自家的土鸡蛋、水果来看望你们。”见有人上工地来慰问,民工们都站了起来,连声说“谢谢”,并询问老宋的姓名。老宋岔开话题,说到:“你们那么辛苦,感谢你们是应该的!”从那以后,宋友才先后5次上高速慰问外籍民工,共送去1000多个鸡蛋,150多斤水果,把君山人民的深情厚谊送到了民工的心坎上。


“文明劝导算我一个”
    不安于退休后无所事事的安逸时光,宋友才还主动要求当了社区的文明劝导员。2012年10月的一天下午,宋友才在岳西中学门前路过,发现接学生回家的车辆把校门口和临近的路面挤得水泄不通,老宋便戴上袖章、拿着旗子、吹着口哨,在校门前义务值勤。从那以后,每周五下午,岳西中学门前的交通要道上便有了一位义务执勤的老人。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他都坚守在那里。林角社区搞环境卫生整治,宋友才作为文明劝导员,经常入户动员,上路清扫。综治民调期间,见村干部轮流值勤非常辛苦,宋友才便主动要求去代班,一代就是几个月,居委会准备给他发点加班补助,老宋却说:“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创建平安社区服务平安家园,我为社区尽些义务是应该的,你们要给钱,我就不来了!”
    宋友才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以满腔热忱投身到了志愿服务中,以奉献余热、热心公益的真情实感诠释着自己有限的人生价值。他把爱和奉献变成了一种坚守,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刘银冰)